11月24日,内江市东兴区郭北镇黄泥村的农民在晾晒红薯粉条,准备销往外地市场。
眼下正值冬闲时节,黄泥村村民正抓住晴好天气加工和晾晒红薯粉条,变“冬闲”为“冬忙”。目前,全村年生产手工粉条60余万公斤,销往重庆、成都等地,带动当地群众持续增收,已发展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“粉条村”。
特约通讯员 兰自涛 摄
来源:四川农村日报
编辑 刘春雨 审核 麦苗茵
(作者: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宏博)
来源:深圳特区报
11月24日,内江市东兴区郭北镇黄泥村的农民在晾晒红薯粉条,准备销往外地市场。
眼下正值冬闲时节,黄泥村村民正抓住晴好天气加工和晾晒红薯粉条,变“冬闲”为“冬忙”。目前,全村年生产手工粉条60余万公斤,销往重庆、成都等地,带动当地群众持续增收,已发展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“粉条村”。
特约通讯员 兰自涛 摄
来源:四川农村日报
编辑 刘春雨 审核 麦苗茵
(作者:深圳特区报记者 周宏博)
来源:深圳特区报